導讀:“聽話寶寶”的乖青春鄰居阿彬是個乖孩子,上周我媽還說:“你看阿彬,他媽說什么就是什么,從來不反駁,乖乖的就去干了。”哦,順便說一句
“聽話寶寶”的乖青春
鄰居阿彬是個乖孩子,上周我媽還說:“你看阿彬,他媽說什么就是什么,從來不反駁,乖乖的就去干了?!?/span>
哦,順便說一句,阿彬快三十了。
“乖孩子”阿彬的媽媽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,從學習到生活,阿彬自己似乎不需要什么,聽媽媽的安排似乎已經挺順暢了。
前段時間聽阿彬抱怨工作沒什么發展,但因為相當穩定,待遇也還過得去,所以爸媽堅持不同意他辭職去找新的工作。從第一次動了想換工作的念頭,到現在,已經五年多了,還是老崗位。
◆ 對于生活,不大有什么想法,一切都是按部就班。
◆ 對于工作,只要不犯錯誤,業績中等就可以啦,也沒什么其他的追求了。
這類“乖孩子”在青春期缺乏對自我的探索,往往遵循父母或他人的安排。
在未來中,這些孩子往往缺乏主見,容易盲從,不喜歡改變,無法應對挑戰。他們會回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,當遇到挫折時,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。
“小大人”的難長大
還有一些孩子,從小就被大人夸:“真懂事,像個小大人似的?!毙〈笕耸胶⒆右话隳芰Ρ容^強,比較容易使老師你家長喜歡。
阿江就是這樣的孩子,小學時的班干部,家屬院里最懂事的孩子。阿江的爸爸要求很嚴格,犯錯誤時是可能要挨板子的。
◆ 家長的管教使阿江從小就知道“應該”懂事、“應該”像個大人,表現出懂事、聽話、力求不犯錯誤的特點。
◆ 小大人因為過分聽話、過分懂事,所以經常把對家長的不滿壓在心里,有時甚至意識不到這種不滿情緒,孩子其實是在壓抑自己正常的心理發育,從而難以真正長大。
正常孩子小時候當小孩,大了以后自然長大,成為大人,但小大人不是這樣,所以,小大人其實是“假大人”,而不是真正成熟的大人。
許多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才發現自己一直在滿足父母的心理需要,于是對于殘缺的童年有一種懷念和向往,其中有的長大后表現出幼稚、喜歡當小孩的特點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當小孩沒當夠”。
“媽媽很理解我,像我的朋友一樣”
佳佳是我學妹,她的爸媽性格非常隨和。
有時佳佳會邀請朋友回家玩,佳佳總是大方的向爸媽介紹朋友們,爸媽會像認識成年人朋友一樣與佳佳的朋友握握手,然后就回避了。有時佳佳也會邀請爸媽參與到和朋友的桌游中。
朋友們都很羨慕佳佳的爸媽開明民主。佳佳說:
◆ 爸媽很少直接安排我干什么,都會問我的想法,但不是像我們班有的同學的爸媽表面是問意見,實際上如果我同學真的提意見肯定也沒人理的那種。
◆ 我感覺很多時候他們挺尊重我的,我也愿意聽他們的。
◆ 很多時候我遇到事兒也會很煩躁,或者是脾氣暴躁,我同學的話,遇到什么事兒父母都是先教育指責,我爸媽不會,他們總是和我站在一邊的。
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需要尊重,需要理解,需要家長像朋友一樣與其相處。
當家有成長期孩子的時候,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,是不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方式不正確,是不是自己并沒有真正把自己與孩子的位置放平等。平等的對話,孩子才會把家長看作是可以傾訴的朋友。如朋友一般了,青春期的孩子又怎么會成長期呢?
責任編輯:麥田學校
上一篇:打開成長期孩子的心理 下一篇:成長期孩子父母需要放下架子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。
② 不良/侵權內容舉報電話:400-801-9189